电视节目制作
前 言
在大众传播领域中,电视是一门传送物体声像信息并能在终端屏上重现的技术。它比起广播,电影起步要晚得多,但是由于它兼具影像和声音,能在技术上做到高清晰度、高保真度地进行传送,所以很快地进入了各个领域,它不仅进入文化娱乐、思想教育,而且进入了每个家庭,影响每一个人,它已成为传播领域中效率高、影响大的传播工具。
电视进入教育领域后,就成了教育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按照教学要求,符合教育规律的电视教育将对扩大教育范围,提高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在我国各高等院校都建立了电教中心,电教科及电教教研室,各省、市、地、县也都先后设立了电教馆,电教站至今已有相当一批普通中学都建立了电教组。电视大学,卫星教育又在我国远距离教育领域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我国各类电视工作者队伍在日益壮大,电视制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电视工作专业门类多,工作繁杂,各类专业人员所用的专业知识都有相当大的差异,甚至是互不相关。他们中不少教师从各学科、各部门转过来的,他们都凭原来的基础进行着新的摸索,相互交流,进行工作的。
编写<电视制作>这本讲义就是出自于这样一个客观的事实,讲义主要适用于各类电教工作人员。
一、文字稿本的编写
把文字材料变成视听结合的电视教材,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从文字材料到电视教材的机械性的加工,而是一个创作过程,这个过程的基础就是稿本。一个教师讲好课要有充分的准备,用去很多时间准备周密的教案,包括讲授提纲、教具、教法、列出重点、难点等。讲好课沿且如此,经编制使用面广、使用周期长的电视教材,就更需要有一个稿本作为依据。这个稿本通常我们称为文字稿本,它类同于科学电影片的文学稿本。一般形式是每页的中间有一道线,左边写画面上所要表现的、具有视觉形象的内容,右边写与画面的解说词。例如:
画面内容 解说词
1、一望无际的大海
2、海浪一浪推一浪 浩瀚的大海
3、图书馆藏书库
4、一部部线装书籍 知识的海洋
一叠叠书籍
从上面可以看出:“文字稿本“是将教学内容以画面和配合画面的解说词形式所组成的书面表达材料。在编写[电视教材文字稿本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1、选题
选题就是确定教学中哪些题材可以用电视手段来表达,并可以预料将会收到比课堂教学好的效果。通常我们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从下述几个方面来选择题材。
(1)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把在文字材料中述及而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等限制不能在教室内呈现的现象,加以记录、整理、编写电视教材,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不易看清的演示实验过程,可通过电视录像扩大观察范围,便于反复重现,还可用于指导学生的实验。
(3)有目的地借助电视特技的特殊功能,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比较,揭露事物的本质,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4)为了积累宝贵资料,记录下著名老教授、老专家的教学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便于提供给教师、科研人员反复学习和研究。
从上述情况看,可供制作电视教材的题材很多,但又不可能在短期内都搞出来,于是在安排上就有个轻重、缓急之分,哪些是教学上急需的呢?应该是文字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或者传统教学手段和课堂演示方法难以解决的部分。
要注意选择使用率高,即授课人数、教学时间最多、发挥作用大的题材,其中特别要注意选择相对稳定的题材,以便使用的时间较长,提高经济效率。
在选择时还必须注意到:
有些教材内容的理论性较强,文字演算、图表曲线较集中,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述比较困难,学生接受也有一定难度,但这类题目的选择一般都应慎重,因为教材中理论性强的内容大半是以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主,如果我们以形象来代替抽象思维,这对学生今后的提高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还有一种情况是:从教学上看是需要的,甚至可能是急需的,但根据现有的设备条件和力量,难于完成,如动画量大、特技难度太高、摄制点过于分散等,这样的题材只能暂缓制作。
总之,选题的原则是:教学需要的、从教学效果和经济效果看利用电视录像最为合适的内容。
2、结构的确定
要把电视教材搞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还要进行必要的艺术处理。安排好结构,巧妙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中如何安排好电视教材的开头和结尾是很重要的。
开头:就是指从哪里开始,从何处下笔,对表现主题有很大的作用。开头写得好,用几个镜头就可以把电视教材的任务明确地提出来,把主题交待得一清三楚。如果事先不作周密的安排,离开全片结构,孤立地考虑怎样开头,势必造成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往往是离题太远,前后缺乏联系,影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电视教材要保持教学的严肃性。因此不人为地制造悬念,插入外加情节,而且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很快接触实质问题,开头可以采用启发式,用提问的方式引入,也可以从实际的事物和现象引入,再进行分析和讲解。
展开:电视教材的中间部分是展示主题的最重要部分。要求结构紧凑、重点突出、内容丰富,使科学内容有层次地表现出来。电视教材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内容和学生的基础。学生看电视教材不同于教师上课,不同于学生自己复习功课,可以反复几遍,当场提问、当场解答。电视教材是预先设计好的,不可能现场修改,所以在撰写文字稿本前必须对对象进行一些分析,分析他们的知识状况、学习情绪、目的要求,再确定教材的难点、重点,文字稿本在难点与重点上要下功夫,要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去研究。可以采用从不同角度表现同一对象、取不同实例阐述同一原理、用不同方式重复同一内容的办法来突破难点。
结尾:电视教材的结尾也很重要,结尾结得好、结得简洁有力,可以给学生留上深刻的印象。结尾结得不好,就会影响效果。结尾要自然,形式可多样,例如开头可以用启发式,结尾也可以用启式。通过总结,深化主题,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或是把理论和实践进一步联系起来。
要注意使开头、结尾相互呼应,把开头提出的总是在结尾时再一次加以说明、补充或回答,使结构更加严谨、完整。
二、电视教材分镜头稿本的编写
作为一部电视教材来说,编写出文字稿本虽然是完成全部制作过程的重要一步,但只是为未来电视教材提供一个供拍摄的蓝本,要把这个蓝本在电视屏幕上表现出来,还必须经过导演和摄像、美工等有关人员所组成的集体——教学电视摄制组的共同努力,方能实现。导演在这个创作集体中起着领导作用。
当导演拿到一本电视教材文字稿本,并不是说可以立即领导摄制组开机拍摄,他首先要把稿本改写得更加形象、更加具体化,这个新稿本由一个个镜头组成,我们称它为分镜头稿本。
所谓镜头就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所摄得的一段连续画面,对于编辑好的电视来说,一个镜头就是从一个编辑点到下一个编辑点之间的片段。在分镜头稿本中可以看出导演怎样把一个个镜头连接起来,读完整个分镜头稿本,在我们眼前已经可以初步展现出即将摄制教材的画面、节奏、效果。
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1、画面与解说
电视教材是作用于人的视觉的,它是画面和声音的一体。但在这两者中主要还是通过形象来表现,就是说画面与解说词相比,起主要作用的是画面。
对于每一种事物、每一种现象、每一个概念都可以有几种表达方法,要从这若干种表达方法中,选择一种能反映事物的原意,但又是十分生动、富有表现力的画面。作为教学电视教材画面还要避免一味追求“趣味”,而脱离教学需要,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
要善于运用画面来说明教学内容,过多地依赖解说词的解释才能看懂的画面是无力的。因此每个画面内容都应该运用“形象思维”使之具有“屏幕感”,因此电视教材给予学生的知识不能似懂非懂,也不是看懂看不懂都行,而是必须要看懂。
要运用教学电视语言,把许多镜头经过选择与组接,能通顺地说明一个现象或一个概念,这就是教学电视语言。写文字稿本时要根据电视语言的特点,即要考虑前后镜头衔接顺畅、场景与场景之间的转换、段落与段落之间构成的逻辑性、画面的连续性与知识本身的系统性。
如前所述,画面是电视教材的基础,但除画面之外,还要用声音来表达。声音包括讲解、拟音、音响和音乐,而其中以讲解为最重要。因为画面并不是万能的,它的表现力也不是无限的,画面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之后,往往就难于严格准确地表达一个概念和思想。语言往往比画面表达的内容更具体准确。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总结出概念,这些虽然可以用字幕来表示,但总不如用解说与画面紧密配合同时出现的效果好。因此,在以画面为基础的情况下,还需要运用解说词来达到深化和补充画面的作用,使画面和解说词相一致,把电视教材的主题阐述得更清楚。
电视教材的解说词和画面有着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有时画面所展示的内容,需要解说来分析和提示,在另一种情况下,解说词里所提出的问题,又需要画面来形象地加以表现,整部电视教材就是这样由画面和解说来提出和解答问题,不断地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由于发挥了音画结合、视听兼备的特点,就使得这一手段比单纯地使用录音解说更为有力。
为了保证解说词的质量,以下几方面必须注意:
(1)解说词应当准确,要有严格的科学性。
(2)解说词和画面互相对应,要把它写在画面最需要的地方,要和画面达到和谐一致。少数情况,如在前一段画面结束时,提出一个问题,紧接在下一组画面出现的,就是解答这个问题的画面,这样亦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解说词要做到简而明、少而精,在10分钟的时间里,解说词不宜超过1500字。
(4)解说词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语言要富有感染力,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加强记忆的作用。解说词要注意语法修辞,避免文字上的错误。
(5)解说词的形式可以是画外解说(即画外音乐、画中人物讲解、画中师生对讲、画中人物与画外对话等形式。解说形式决定于教材的结构与内容。
三、电视教材制作
电视教材的制作过程是一项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也是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所有参加制作的人员能配合默契、直辖市一致、共同完成电视教材的制作任务。当分镜头稿本完成后余下的制作过程如下:
1、组织讲座分稿本;
2、动画、图表、文字材料和视听资料的准备;
3、演员、演示的排练;
4、拟定拍摄计划;
5、设备、灯泡、布景的准备;
6、开机拍摄;
7、素材带检查;
8、修改稿本;
9、进行画面组接;
10、后期配音;
11、教材审定与修改;
12、编写完成稿本和教学指导。
通常我们把1-5称为前期准备阶段,6-7称为拍摄阶段,8-12为后期制作阶段。
1、组织讨论分镜头稿本
一般在导演主持下,由摄、录、美工、灯光等人员研究分镜头稿本。作用是:一方面可以发挥各人专长、集思广益。另一方面可以使各部分工作人员了解夂稿本的内容和应该采取的方式方法。
2、材料的准备
材料的准备包括器村材准备、字母卡片准备、图表、实物模型的准备,如果需要拍摄外景, 也要落实场地、交通工具等等。材料的准备是否充分对拍摄进度有很大影响。现成视听资料的准备:在制作串往往要求使用一部分现成的视听资料,如照片、图片、电影与电视的片断等,导演或制作负责人必须在录制前要求有关部门或人员做好搜集和转录的工作,并及时检查这些素材是否全乎要求。
3、演员和演示过程的排练有些电视教材是表演型或演示型的,要求有演员或演示,这就需要这些工作在拍摄前进行排练以节省拍摄时间。这个排练过程除了让演员或演示的人员熟悉动作外,还必须能体会到画面节奏的快或慢、重点与一般的区别。
4、拟定拍摄计划
就是将分镜头稿本再作进一步具体化,如拍摄某一台仪器,在分镜头稿本中镜号在10、11、25或其他编号中,在拟定时必须将这台仪器需要拍摄的所有镜头编在一张场景单上,避免按镜头顺序拍。同样处理在地点、景物、设备、模型发生矛盾时,必须制定出最佳的调度方案。
5、设备、灯光、布景、道具的准备
设备主要指与制作的设备。开拍前要检查胡否故障,能正常使用。灯泡的设备应按场景来决定,不同场景灯光用量不一、器材类型不一。
在电视演播室中,照度约需2000-3000勒克斯LUX,最低要求是1500勒无斯。
6、开机拍摄
做好上述准备工作,我们就可以开机拍摄。电视教材的拍摄一般不外乎室内、室外。室内有演播室、实验室中的拍摄,室外即外景拍摄。室内、室外拍摄,要观察环境照明条件与光源,选择合适的滤色镜,然后用摄像机镜头准白色进行白平衡调节。白平衡调节好后正式开始拍摄。在拍摄中要注意画面构图、机位、轴线,每拍一个镜头之前,必须仔细看一下分镜头稿本中的具体要求,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差错。
7、素材检查
在拍摄中每一组场景摄完后必须对素材进行检查。检查录下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有否意外问题,这一点很重要。如果现场不检查素材带,往往事后发现再要补拍时,原来的现场已被破坏,即使再搭起来也很麻烦。
8、修改稿本
拍摄工作基本结束后,必须对所有的素材带仔细看一遍,对照分镜头稿本逐一检查。在一般情况下实际拍摄下来的与稿本总有一些差异,这有可能由当时当地的客观情况造成,也可能是临场构思略有变化。总之,必须将录得的材料与稿本校对,有差异与补充之处应予以修正,从而确定编辑本。
9、进行画面组接编辑
在制作电视的后期,需要对原有图像内容进行组接。画面组接类同电影片的剪接,通常画面组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汇编、一种是插入编辑。
10、后期配音
电视教材常用的图解型,一般都采用先录像后配音的立法来完成。在配旁白时解说员先要反复观看电视教材画面、了解内容、掌握节奏的快慢、情感的起伏,配音时必须保持语言与动作的一致性,通常解说词是录在第二声道开头。在电视教材中除录解说外还要录效果声(拟音)。一般是将拟音录入第一声道。
近几年来电视教材中出现不少用电子仪器产生的拟音,它的音响超过实际音量,或者由弱变强,目的是夸大现场效果,给人以某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电视教材对于配音乐很慎重,即使配音乐也配得很淡,选用的乐曲是一般人不很熟悉的曲调,决不能选用流行歌曲,否则要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接受效果。
配音结束后,要进行混合录音,混合录音是将第二声道上的解说、第一声道上的拟音,以及由录音机送出的音乐,分别输送给调音台,经过混合最后将音频信号录制在原版第三声道上,完成电视教材原版制作。经过混合录音后,余下的任务是审片,复制以及播放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