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试试这一段吧,你晚我两小节进来。”课间休息时,一个手拿小提琴的男生跟邻座怀抱大提琴的男生一对一切磋起来,弦乐合奏曲《天空之城》里的这处配合,不容易。看孩子们如此认真,指导老师忙走过来,拍起双手打节拍。
8月8日,上海市教委和上海交响乐团联合主办的2011上海市学生音乐夏令营在上海中学开营。全市18个区县的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学生艺术团体推荐来近百名中小学生,这些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爱乐的孩子,组成了一个临时集体,同吃同住同参观同排练。6天里,营员们看演出﹑听讲座﹑对话大师,更交流互动,还按照兴趣特长组建一支支临时乐队,排练曲目,在结营式上汇报演出。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骏修告诉记者:“音乐,对学生身心成长的积极作用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介绍,这样的市一级的以音乐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今后将常态化,每年暑假都办。
一份均衡音乐营养的“食谱”
钢琴、电子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萨克斯、长笛、单簧管、小号、圆号、长号、扬琴、琵琶、古筝、二胡,还有声乐和舞蹈……细数近百位营员的特长,竟有20多类,每个类别,多的入选了十来人,少的像电吉他、竹笛,只一人。给他们设计的夏令营活动,不开“小灶”,而开出了一份均衡音乐营养的“食谱”:伊沃·波戈雷里奇钢琴独奏、两岸四地青年音乐家音乐会等6场演出观摩,6次分组排练,两堂“乐工房”互动课,参观上海交响乐团……主办方希望这些有着不同音乐特长的孩子借此打开视野,也打成一片。
嘹亮、富有穿透力的乐音骤然响起,起初由一支长号吹奏;乐音不曾间断,而长号的里管、调音管、U型套管却被吹奏者以夸张的动作、表情一一拆卸下来、放到一旁,最后他只用一个号嘴吹响乐音,再以后,吹口哨。“乐工房——铜管五重奏”互动课上,上海交响乐团长号手胡清文讲解长号的方式把营员们惊呆了,也逗得大家直乐。
乐完了,有感悟。不少学员,这还是第一次全面了解各种乐器、交响乐和音乐。一位弹钢琴的女生告诉记者:“过去我感觉管乐比较容易,就是动动嘴、吹吹气,还感觉管号奏出的乐声一定没有钢琴的优美,有些嘈杂。这次在夏令营,听了关于各种乐器的讲解,听了演奏,我知道了,每一件乐器都有其他乐器无法替代的特点,并无主次之分。”
学着用音乐语言与人沟通
学着欣赏音乐,更学着用音乐语言与人沟通。提琴声﹑长笛声﹑二胡声﹑古筝声﹑鼓声﹑锣声……每到分组排练,上海中学音乐艺术中心的一间间排练室便热闹极了,营员们每天的活动日程从上午8点半一直排到晚上9点半,其中“分组排练”天天有,平均3小时。
走廊尽头的一间排练室里,嘈嘈切切错杂弹。“来,大家一起慢速尝试一下前12小节。”在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师的指导下,十来个弹古筝﹑琵琶的营员翻开《欢乐的日子》曲谱,从头练习这首将在几天后汇报表演的曲目。“请弹奏琵琶的同学注意,这首曲目涉及了最常用的几种基本指法,比如扫、半轮、弹挑组合,尤其要注意泛音技巧……”
“演奏到这里,请大家想象,乌云密布的天空突然放了晴,心情该有多好!”最大的一间排练室里,小号、长号等铜管乐器交响齐鸣,大家正练习肖斯塔科维奇的爵士组曲《WaltzNo.2》,指导老师边指挥,边教营员们揣摩音乐中的微妙感觉。
一位指导老师告诉记者:“不少孩子已达到演奏级水平,而汇报演出的曲目难度不算大,但关键不在技术,而在于合作,如何在短时间内与队友从彼此生疏到产生默契。要知道,中国琴童个人演奏一般不成问题,可一跟乐队配合就状况百出。不管他们将来是不是从事专业演奏,从小训练互相倾听各个声部的发音、将自己乐器的音准节奏向整体靠拢,都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这无论对他们将来在音乐方面发展还是工作生活,都大有好处。”长号手、高一男生张轶伦说,夏令营各项活动中他最喜欢分组排练,“没有比一天天看到自己有所进步、一天天融入乐队更开心的事了。”特长为中提琴的初三女生孙旗今年是第二次参加音乐夏令营,“用音乐,我感觉自己找到了与同伴交流的一种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