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3日,一个生活在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士一世时代的英国人离世。这个英国人以一部部惊世骇俗的戏剧作品,无可争辩地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他就是威廉·莎士比亚。而4月23日,也恰巧是他的生日。300多年后,这一天又被赋予了特别的涵义——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前夕,杨浦区少年宫建成了4层的阅读主题馆,举办为期一年的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
这4层的阅读馆巧妙利用了新少年宫每一层的公共门厅,每层都是一个120平方米左右的主题书吧:二楼“晓·时代”古诗词鉴赏区,有大量国学、诗词、古典文学等经典书籍;
三楼“绘·世界”亲子阅读区,摆放了许多文学性和艺术性俱佳的绘本,适合低龄儿童阅读;
四楼“e·星空”是电子阅读区和高雅艺术欣赏区;
五楼的“悦·天地”则以世界各国的经典文学名著为主,是专门的名著阅读专题指导区。
每周五下午和每周六、周日,阅读馆都将举行不同主题、不同对象的读书活动,每场两小时,双休日每天多达4场。这些活动或是由杨浦区名师工作室的语文老师授课,进行阅读指导,或者是复旦附中、控江中学等示范性高中文学社的学生,为小同学进行好书推荐和引导,也有“听爸爸妈妈讲故事”这样的亲子活动。在一个个主题书吧里,一本本新书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明天,将有200多名喜欢阅读的中小学生前来赶赴一场书香盛宴。
这个活动在今天有着特别的意义,那就是让孩子重新亲近纸质书。
书,自古以来在世界各国都有着崇高的地位,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中国,孩子上学、接受教育,就叫读书。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读书人也就是文化人。可是,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冲击,纸质书,离现代人,特别是孩子越来越远了。
其实,孩子是天生的阅读者。一两岁的孩子,你塞给他一本图画书,他一定会兴趣盎然地翻开来看。现在的70后,小时候都看过小人书吧?再不要读书的皮大王,拿起一本小人书,也会安安静静地看上一会儿。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爱看书了呢?主要是因为进入网络时代,电视、电脑、手机等新媒介的迅速发展,将人们的注意力从书本吸引过去了。试想,由一个个方块字组成的长篇大论,怎么敌得过有画面、有声音、还能互动的影像呢?iPad的出现、手机使用低龄化,对孩子阅读的影响更大。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来自学校和家庭。如今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普遍过多强调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重分数技能,轻人文素养。现在从幼儿园开始的学业负担、家长变本加厉地让孩子上补习班,学钢琴、学小提琴、学舞蹈、学围棋,学各种才艺,也挤占了孩子们的阅读时间。杨浦区少年宫的一项调查显示,现在的中小学生在成长关键时期人文阅读的时间较为匮乏,阅读能力在阅读最佳时期开始滑坡。可以想见,今后将出现一些除了课本,没有读过一本书的孩子!
其实,几千年来,书的载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结绳记事、岩洞壁画,再到楔形文字、象形文字、拼音文字……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文字,由于文字记载和传播的需要,便诞生了书。从古埃及人的芦叶纸(莎草纸)做的书,到我国先秦的竹简、再到欧洲中世纪的羊皮纸,中国西汉和北宋的重要发明——蔡伦的造纸术和毕升的活字印刷术,终于使纸质书得以大规模流传……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阅读势不可挡。
然而,纸质书仍有电子读物不可替代的作用。纸质书尽管有不够环保的缺点,但其质感、舒适度、阅读体验,是电子书无法比的,更重要的是。纸质书能让人安静下来,真正养成一种阅读习惯。一卷在手,物我两忘。有人说,网络的普及,特别是微信的出现,使得人人成了低头族,全民阅读量增长了。事实上,看微信上的文字和图片,只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连浅阅读都算不上。随便看几篇几百字、哪怕几千字的帖子,和完完整整地读完一本几十万字的好书,效果怎可能一样?
阅读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而这种习惯,如果小时候没有培养,长大是很难培养的。如果一个孩子从小习惯于读纸质书,那么长大了,他也能够在电子媒介上阅读各种书籍,反之,则不成立。
让孩子亲近纸质书,少年宫、图书馆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而让孩子一点一滴养成阅读习惯,少用iPad和手机,对父母来说,做起来并不容易,但还是坚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