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双进入”探究活动科学素养考察与初步面试活动
第五届“双进入”探究活动(杨浦区优秀高中生进入院士团队及高校开展科研探究活动)于2015年寒假正式启动,新一批对科学探究有兴趣且学有余力的高中生提出了报名意向,3月22日,来自杨浦区10所学校的百余名高中生经学校选拔推荐来到杨浦少科站,参加“双进入”探究活动科学素养考察与初步面试活动。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学科分为“自然科学”、“工程物理”和“信息计算机”三大组,特邀来自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以及上海师范大学的教授、博士组成面试导师团队。
“接地气”的考察:从整理事实到优化方案
在动手实践考察环节,“自然科学”组的学生用所给材料按照浓度比配制出5种不同浓度的维C溶液;“信息计算机”组与“工程物理”组的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和工具测量图片中台湾的海岸线长度。学生要做的不是给每个任务一个答案,而是要去想尽可能多的可行方案,然后自己找出最优的方案进行实践。此外,学生还要阅读一组别人的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后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这些动手实践项目选题来自学生生活或往届学员的研究项目,涉及到的知识点与实验器材也很“接地气”。达尔文有一句名言: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本届活动的动手实践正以此为依据,考察实验操作的同时更关注学生阅读信息、整理数据并归纳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动手实验之前大胆思维,先设计尽可能多的可行方案,再找出最优的方案进行实践。
“多功能”的面试:选拔与培训相结合
面试环节中,学生根据分组来到不同的教室,由来自高校的面试导师团队组织学生们“群面”。现场,学生们不仅介绍自己带来的课题与问题,还要介绍自己以及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导师针对学生课题中的问题提供修改意见的同时,引导学生互相提问、交流,以便观察学生的思维、表达等多方面的水平。对于学生而言,面试也是一次学习,一方面要建构起中学生能“自洽的”思维导图,另一方面也要直面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客观地评价自己的项目。
如何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的科学素养考察,选拔出适合参加“双进入”探究活动的学生,这是杨浦少科站“双进入”工作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把每一次选拔活动与培训工作相结合,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得以贯穿整个活动的始末。
源自积累的创新:基础教育的延伸与拓展
纵观此次考察与面试活动,创新探究活动并不与基础教育脱节,而是基础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它需要学生长期做好积累工作。在动手实践考察中,学生或多或少能够设计出若干可行的方案,有趣的是,学生最终选择的最优方案往往不是第一个方案,由此可见,最优方案的诞生需要积累一定量的分析与判断。在面试中,导师们希望学生聆听别人的项目介绍及交流问答后,给出一句话的点评,这就要求学生及时记录所见所闻所思。在考察与面试中,学生平日的积累可以得到充分地展现,这给进入下一轮面试的学生以及今后想要参加“双进入”探究活动的学生很大的启示,平时学习、思考、实践的点点滴滴要随时记录,注意积累,这对入门科研探究会起到助力作用。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吴晓峰博士与学生交流了自己的经历,无论是学生时代的求学,还是平日工作中的备课,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经历做好基础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这样才有可能不断地出现新思路、新成就。
通过此次科学素养考察与初步面试的学生,将于4月初与志愿培育基地的带教老师进行对话、面谈,并参加在杨浦少科站举行的专题培训以推进探究项目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