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长的上海小朋友,讲出的上海话也“洋泾浜”?上海话在新生代中如何传承,引来各方关注。2月27日,由中福会少年宫和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联合主办的上海青少年沪语传承系列活动启动,今年上半年,本市将通过“沪语小达人”海选活动等让孩子感受上海话的魅力。
上海小囡为啥开口“洋泾浜”
27日,50多名江宁学校四年级的学生代表参加活动启动仪式。
一项调查显示,在沪中学生中仅三成会说上海话。“新上海人”家庭里,父母不会讲上海话、孩子不会讲上海话情有可原,很多家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全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为何孩子讲上海话却“金口难开”?
部分原因在于家庭内“上海话”语境消失。市统计局本月初公布的一项“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可以提供部分解释:上海市民普通话比沪语好——97%的受访市民会普通话,81.4%的市民会上海话,47.5%的市民会英语。祖辈老人跟孙辈孩子讲上海话的为数不少,但年轻父母与孩子讲上海话的不多——很多人工作用普通话,回家与孩子交流也用普通话。因此,越来越多的孩子“讲不来”上海话。
孩子到了学校,上海话更无“用武之地”。据了解,1992年起全国推广普通话,不仅要求老师上课用普通话,而且要求师生课间交流也要用普通话。学校里缺乏应用上海话的机会,上海小囡的上海话难免日渐“洋泾浜”。
沪语“乡音”发音人遴选完毕
上海话记录着城市生活百态,折射着城市发展历程,反映着国际大都市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是上海十分重要的文化符号。而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代上海人来说,“上海话”还承载着一种“乡音情怀”。
上海大学教授、吴语专家钱乃荣教授是上海话保护和传承的积极推动者。他说,上海是座移民城市,上世纪50年代自己读小学时,班级同学中一半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一半是随父母从外地来沪的“二代上海人”。他们的父母还操着全国各地的方言或普通话,感觉是“外地人”。而学生们,在课上课余与上海本地同学交际的过程中,很快学会上海话,融入了上海。“会讲上海话,让他们有一种身份认同感。”
上海话是上海人的“乡音”,上海闲话、沪剧……上海话承载着很多文化元素。在脍炙人口的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里,如果没有“小浦东”、“小崇明”这样的角色,将会失色多少?
为了保护和传承上海“乡音”,上海开展了“上海话有声数据库”工作,遴选地道的上海声音,记录市区中心、市区边缘以及10个郊区(县)共计12种上海本地方言。目前地道的上海话“发音人”已遴选完成进入录制阶段。
语言重交际鼓励课余讲沪语
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是11岁之前。如何让“上海话”不失传,新一代上海小囡如何传承至关重要。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话”进课堂行动在沪上不少中小学推进。首本沪语教材《小学生学说上海话》,已经被沪上不少小学选用。每周开设沪语选修课,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说正宗上海话。同时,沪语童谣也进入中小学选用教材之列,对上海话进行普及。
不过,针对当前上海小囡“听得懂、讲不出”上海话的问题,钱乃荣提出,沪语“进课堂”不如“课余讲”:“每周一次课,讲词汇、语法,是无法掌握好一门语言的。学习语言的最好办法,是实用交际。要让学生有机会用上海话表达,鼓励课余讲上海话,可能效果更好。”
通过社会化的赛事活动吸引青少年学习上海话、激发他们了解上海的热情,也是传承上海话的一种不错的方式。本届上海青少年沪语传承系列活动将持续至今年6月,其间有青少年文化讲座、青少年沪语知识竞赛、“沪语小达人”海选活动等。
(内容摘自: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