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有的,但为何有些人的创新力会逐渐泯灭?”在3月5日举行的中国上海头脑奥林匹克论坛上,与会各国专家提出,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创新指数”的高低。
要学会陪孩子“玩”
“父母是培养孩子创新力的首任老师。”俄罗斯头脑奥林匹克协会主席莱丽萨提出,3岁和11岁是发展孩子创新能力的两个关键节点:“父母要常陪孩子,观察和帮助他们,孩子的创新能力将会充分发展。但若父母忙工作、孩子忙学业,则会失去宝贵时机。”
陪孩子玩,是鼓励孩子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好办法。韩国头脑奥林匹克协会主席黄雄说,在韩国,每年头脑奥林匹克集训时很多家长也报名参加,与孩子一起玩。在美国,不少父母还担任教练,帮孩子运道具、排节目,乐在其中。而在中国,很多父母更关注成绩,课外活动常常要“让路”。宝山区少科站的金飞老师曾发现一个好苗子,暑假两个月每天泡在少科站学航模、搭结构,学得津津有味,很有灵气。“但开学后考试名次下降,孩子妈妈立即叫停,让他全身心学习。真的很可惜。”
“水淹老鼠”不是个坏主意
“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要有创新的方法。”头脑奥林匹克创始人米克卢斯教授介绍,他之所以创设头脑奥林匹克,“目的就是打破既有的框框”。
米克卢斯举例:“家里有很多老鼠,如何消除?”很多孩子建议用捕鼠夹、用药、养猫等,有个孩子却提议:“关门闭户,放水淹死老鼠。”很多家长会说:“水淹老鼠”成本高、可行性差,不是个好主意。但米克卢斯有位家中闹鼠患的朋友,确实用吊桶装水、吊杆上涂抹花生酱为诱饵等办法,“低碳”地消灭了家中老鼠。“所以说,水淹老鼠何尝不是一个有趣又实用的好主意呢?”他认为,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创新才能,家长不要急于评判孩子的对错、好坏,不要急于否决孩子的思想火花。很多时候,非常规的办法,反而是一种捷径。
中国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协会执行主席陈伟新透露,在中国,头脑奥林匹克大赛已吸引了20多万人参加,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这项活动和体验的独特价值。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系的老师宋晓冰从2009年起陪儿子参加头脑奥林匹克亲子赛。“在玩中学,在尝试和失败中学,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
要“陪伴”不要“包办”
“培养孩子创新素养,首先要自主。”米克卢斯提出,在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中专门设置的“即兴题”环节,就是考察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道题目是做一个桥梁模型,以能承受最多重量为优胜。现场发现,一个孩子的作品是家长事先做好的,评委马上扣分:“家长不能代劳。”
在国外,很多家长支持孩子课外活动,但不会包办替代。在亲子赛现场,来自日本的天海靖嘉介绍自己的别墅模型时,汉语表达比较吃力,妈妈站在一边鼓励她仔细想、耐心说,而不是插嘴替她介绍。但在纸绳拖重比赛现场,很多中国妈妈用纸条编绳子、爸爸用纸绳拖重物,忙得不亦乐乎,孩子却站在一边看。
金飞老师认为,在起步阶段,家长习惯于替孩子“包办”,这会让孩子失去探索和试错的机会,失去很多乐趣和体验。“尝试放手让孩子自主去做,哪怕他们做得并不完美,却能在不断修正的过程中收获更多!”
链接
头脑奥林匹克大赛
头脑奥林匹克大赛,1976年由美国新泽西州葛拉斯堡罗州立学院教授米克卢斯教授发起。从1978年开始,每年在美国举行一次世界决赛。与通常的奥林匹克数学、物理、生物大赛等比拼学科能力不同,头脑奥林匹克大赛是实践活动。它分为长期题、风格题和即兴题三部分。长期题在赛前六个月公布,主题涉及车辆、建筑、旅游、考古、广告、买卖、金融、环保等。风格题目则要用艺术表演的手法体现长期题的解题过程,要求幽默、创造性地艺术表演。即兴题则在竞赛时当场公布题目,当场完成任务,以考察学生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头脑奥林匹克大赛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创新能力大赛,有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韩国等20多个国家参加。1988年,上海首先将头脑奥林匹克引入国内,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市开展。25年来,我国先后派出多支参赛队参加世界决赛,共获得18个冠军、11个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