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提高市民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决定举办2025年“科普在社区·科普进家庭”活动。
当无人机航拍绘制三维城市地图,当AI算法还原石库门历史风貌,当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老建筑结构安全,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参与城市更新。2025年活动以“城市变迁 生活繁花”为主题,通过创新设计、动手实践、亲子合作为载体,聚焦城市发展中的科学原理与技术应用,引导市民用科技视角解读城市肌理,用创新思维记录城市发展,用科学思维展望未来城市图景,培养市民运用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承办单位:上海市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闵行马桥实验学校
支持单位: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
二、参与对象与方式
1.本市儿童、青少年(幼儿园至高中三年级)和老年人为主。
2.参与方式
亲子组:儿童与青少年(幼儿园至小学五年级)以家庭为单位组队。由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进行活动推进与组织。
中学组:青少年(初中六年级至高中三年级、中职校)。由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进行活动推进与组织。
老年(社区)组:以社区老年人为主可以个人或团体方式参加。其中,团体组需由满足年龄条件的2名或2名以上老年人组队。由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进行活动推进与组织。
三、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项目设置符合家庭、社区和老年组特点的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
活动以“城市变迁 生活繁花”为主题,设规定项目“智绘‘繁花’——影像中的城市变迁”,自选项目展示比拼项目共3项。参与者只有完成了规定项目后方可报名参加自选项目。
由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在各个活动项目中选定老年(社区)组参与项目。
规定项目:智绘“繁花”——影像中的城市变迁
城市如同一本不断书写的史册,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巷都在时光流转中悄然蜕变。从石库门的红砖青瓦到摩天楼的玻璃幕墙,从弄堂市井的烟火气到数字城市的智慧脉络,城市的“繁花”既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是对未来的畅想。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能记录当下的城市风貌,更能通过AI的想象力预见未来的变迁轨迹。
本项目以“城市变迁,生活繁花”为主题,聚焦上海典型城市空间(如历史街区、科创园区、社区更新示范点等),通过“现实拍摄+AI创想”的双重视角,展现科技赋能下的城市变迁与人文思考。
自选项目
1、巧搭“申”花——城市沙盘模型
城市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每一片花瓣皆是时光的信笺,每一缕蕊香皆是记忆的私语。花瓣间流淌着苏州河的旧时月色与陆家嘴的量子潮汐,蕊芯跃动着从石库门竹帘漏下的晨光到航天科技的极光絮语,每一片褶皱都是时光与未来的莫比乌斯私语。
“巧搭申花”不仅是一场富有创意和乐趣的活动,更是一次在城市变迁中的申城文化探索和传承。在沙盘中编织申城的呼吸与年轮,将申城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激发参与者的创意和想象力,让沙盘成为承载文明记忆与未来想象的永恒容器,在晨昏与星夜的更迭中,完成一场关于永恒的温柔叙事。
2、妙笔生花——城市变迁与硬笔书法创作
城市是一部永不停歇的史诗,每一砖一瓦都镌刻着时代的印记。昔日的低矮平房让位于摩天大楼,狭窄的街巷蜕变为宽阔的马路,老旧的厂房重生为文创园区。在这变迁中,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街角的早餐摊升格为网红店铺,但熟悉的烟火气依旧;社区公园添置了智能设施,却仍是邻里交流的温馨空间。城市的每一次更新,都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本活动以城市变迁与更新为创作内容,通过硬笔书法创作展示我们的集体记忆,描绘城市的未来蓝图,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古艺新花——非遗传承与创意手工制作
城市是文明传承的鲜活载体,非遗技艺是镌刻时光的文化密码,科技浪潮则是推动时代前行的强劲引擎。当剪纸、陶艺、绒绣、编织、榫卯拼接等千年非遗技艺,邂逅无人机测绘、AI算法、物联网等现代科技,传统与创新交织出独特的艺术图景。
本活动以“城市变迁 生活繁花”为主题,参与者需以非遗技艺为创作根基,融入科技元素,制作出兼具动态展示或灯光效果的创意手工作品。无论是会自动变幻图案的绒绣城市天际线,还是搭载智能装置的榫卯立体模型,都将成为诠释城市文化脉络与科技发展融合的生动载体。通过作品,展现城市在时代浪潮中,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共生共荣的崭新风貌,让非遗在创新中焕发时代光彩,唤起人们对城市记忆的珍视与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规定活动项目
活动名称 | 组别设置 |
智绘“繁花”--AI影像中的城市变迁 | 亲子组、中学组、老年(社区)组 |
自选活动项目
活动名称 | 组别设置 |
巧搭“申”花——城市沙盘模型 | 亲子组、中学组、老年(社区)组 |
妙笔生花——城市变迁与硬笔书法创作 | 亲子组、中学组、老年(社区)组 |
古艺新花——非遗传承与创意手工制作 | 亲子组、中学组、老年(社区)组 |
以上活动项目具体规程的说明,详见《2025年科普在社区·科普进家庭活动规则》,市民可登陆上海学生活动网(www.secsa.cn)查询。
四、评价方法
1、本次活动的网络规定项目将邀请专家评委进行评审。
2、展示比拼项目将由评委按照相关项目的评审要求进行评价。
五、报名办法
参与者于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9月4日期间登陆“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小程序“科普在社区 科普进家庭”专栏进行实名注册报名,完成规定项目“智绘‘繁花’——影像中的城市变迁”,只有完成规定项目作品提交后方可参加自选项目。完成规定项目后,各自选项目参与者经区推荐,可参加市级展示。
六、活动日程安排(初定)
日期 | 工作内容 |
6月上旬 | 活动发布 |
6月-7月 | 活动宣传、培训 |
7月-8月 | 规定项目(注册及提交作品) |
7月-8月 | 区级活动、作品优化及推荐 |
9月5日 | 各区完成市级展示推荐 |
9月下旬 | 市级展示及活动总结 |
七、奖项设置
1.活动将设置等第奖、亲子组设“科普家庭奖”若干。(作者申报即视为同意无偿提供作品参展,由活动组织单位交流和用于公益宣传展示)
2.对区级组织单位设置相应奖项。
八、工作要求
(一)各区要加强领导,要有专人负责,制订活动方案和计划,认真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等工作。
(二)各区要围绕活动主题,根据本地区特色,设计各种符合家庭参与的活动,丰富活动内涵。
(三)各区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使活动成为提高社区青少年和居民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的载体和平台。
(四)各区要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科普活动的网络,真正促进科普活动走向社会、走入社区、走进家庭。
九、活动联系人: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亲子组、中学组) 叶开江021-62318283
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老年/社区组)倪厚滨 021-63017243
附件:
附件1:规定项目:智绘“繁花”——影像中的城市变迁.docx
附件2:自选项目1:巧搭“申”花——城市沙盘模型.docx
附件3:自选项目2:妙笔生花——城市变迁与硬笔书法创作.docx
附件4:自选项目3:古艺新花——非遗传承与创意手工制作.docx
附件5:2025年“科普在社区 科普进家庭”活动区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doc
附件6:2025年科普在社区 科普进家庭活动市级决赛(老年社区组)推荐报名表.xlsx
附件7:2025年科普在社区 科普进家庭活动市级决赛(亲子中学组)推荐报名表.xlsx
附件8:科艺中心小程序活动报名操作手册(科普进社区).pdf
附件8:科艺中心小程序活动报名操作手册(科普进社区).docx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
2025年6月